编者按:
在荆楚大地职教版图上,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国建造”为支点,将专业建设凝聚成支撑湖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以产教融合齿轮链接时代发展脉搏,书写了服务区域经济的“建院答卷”。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李夏、周鼎 实习生蒋斯博、舒子悦)
齿轮紧咬合:协同创新赋能行业升级
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绿色智能品质建造共同体高质量发展,在建校45周年时,建筑工程学院举办绿色智能品质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丁沙博士提出,要积极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湖北省智慧建造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君寒针对建筑业目前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畅谈感想,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宝贵建议。这场绿色智能品质建造共同体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像一个精密的齿轮组,让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学院的教学资源严丝合缝地咬合。
共同体研讨会、武汉建工实地调研……建筑工程学院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编织起产教融合的网络。
湖北建院与武汉建工集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互利共惠的历史源远流长。集团专家多次指导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了2+0.5+0.5的培养模式,在教材编写、省级标准的制定等多个课题建设中给予教师团队帮助。学校也为企业输送了50多名优秀人才,逐步成长为公司的中流砥柱,为湖北建筑行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赤心暖乡居:青年用技守护老屋新颜
2024年暑期,在赵莹莹、卢茜两位教师的带领下,一群怀揣梦想、充满激情的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前往大冶市沼山村。团队主要聚焦于乡村自建房的焕新工程,尤其擅长解决屋顶漏水难题,以技术创新定制改造方案。面对乡村自建房老旧问题,团队深入调研,确保改造效果,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助力解决民生难题。
烈日下,学生们穿梭于乡村小道,深入村民家中进行细致的房屋勘查。他们运用专业知识,与项目团队紧密合作,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同时,他们耐心倾听村民的意见和需求,确保改造方案既符合专业标准,又贴近村民生活实际。
智能建造2202班戴稳浩说,烈日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对“知行合一”最生动的注解。这段“三下乡”的经历深刻且难忘,青春只有在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道路上才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黄培】
股票如何做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