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邀请美国建港,112公里外的瓜达尔港迎来“贴身”挑战者?
一条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南亚地缘博弈再起波澜:巴基斯坦方面被曝向美国提议,在距离中国投资的瓜达尔港仅112公里的帕斯尼,共同投资12亿美元建造新港口,专门运输关键矿产资源。 这一计划若成真,不仅是美国在阿拉伯海的关键布局,更可能直接动摇中巴经济走廊的战略支点。
“平衡外交”下的危险赌注
巴基斯坦此次提议的背景十分微妙。 今年以来,巴美关系迅速升温:陆军参谋长穆尼尔访美获高规格接待,巴方高调提名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双方还签署了5亿美元的矿产开发协议。 而帕斯尼港的蓝图文件直言不讳地指出,其目的是“平衡瓜达尔港的影响力,扩大美国在阿拉伯海和中亚的存在”。
尽管巴方官员紧急澄清称该计划“尚未成为官方政策”,仅是商业提议,但背后意图已十分明显。 巴基斯坦正深陷经济困境——外债高达1300亿美元、通胀失控、外汇储备枯竭。 通过引入美国资本开发矿产与港口,巴方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利益最大化,甚至借此向中国争取更多援助筹码。
瓜达尔港的“贴身威胁”
帕斯尼与瓜达尔港的近距离令局势尤为敏感。 瓜达尔港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终点,是中国突破马六甲困局、直达印度洋的战略枢纽。 而美国若入驻帕斯尼,将形成三重冲击:
地缘牵制:美国可通过新港口直接监控瓜达尔港的航运动态,甚至以“反恐”为名增强军事存在,削弱中国在阿拉伯海的战略优势。
矿产争夺:巴基斯坦西部省份蕴藏大量锑、铜、稀土等战略资源,中国去年已禁止对美出口锑。 帕斯尼配套的铁路计划将直通矿产区,帮助美国获取导弹制造所需的关键材料,瓦解中国的出口管制效力。
经济分流:加拿大巴里克矿业公司已在巴开发Reko Diq铜金矿,未来矿产可能经由帕斯尼出口,瓜达尔港的货运量恐遭分流。
美国的长远谋算
美国对巴基斯坦的突然热情绝非偶然。 除破解稀土依赖外,美国更希望在南亚打入“楔子”:近期美印关系因关税问题遇冷,美国通过拉拢巴基斯坦既可制衡印度,又能干扰“一带一路”推进。 美军工企业早已行动——美国战略金属公司已与巴军方合作,并收到首批稀土样品。
但美国的计划面临现实阻力:巴基斯坦矿区安全形势恶劣,俾路支省武装冲突频发;稀土精炼技术仍被中国垄断,美国即便获得原矿也难以独立加工。 一名美国企业高管坦言:“在该地区建设港口具有合理性,但一切仍是未知数。”
“巴铁”的艰难抉择
巴基斯坦的平衡战略风险极高。 历史上,美国曾在1965年印巴战争中对巴实施军事禁运,导致巴方彻底认清“只有中国可靠”。 而如今,巴防长仍公开强调“中国是顶级盟友”,试图安抚中方。 但若帕斯尼港最终被美军事实化利用,中巴数十年互信可能崩塌。
更严峻的是,巴基斯坦的“两头下注”已引发地区连锁反应。 印度强烈抗议美巴接近,指责巴方核言论“不负责任”;伊朗也对帕斯尼毗邻其边境保持警惕。 一场港口博弈,正演变为牵动中美印伊四方的地缘乱局。
股票如何做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